返回 目录

病有标本,知标本者, 万举万当;不知标本者,是谓妄行。

三行题

※典故出处

[先秦至西汉]《黄帝内经》

“黄帝问曰:‘病有标本,刺有逆从,奈何?’岐伯对曰:‘凡刺之方,必别阴阳,前后相应,逆从得施,标本相移。’故曰: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本,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本。故治有取标而得者,有取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故知逆与从,正行无问;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

※典故释义

疾病有外在现象和内在原因,懂得标和本的关系,则可治疗得当;不懂标和本的关系,则为胡乱诊治。

※引用示例

习近平2017年6月23日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节选)“全面把握深度贫困的主要成因。古人说:‘病有标本’,‘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者,是谓妄行’。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需要找准导致深度贫困的主要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脱贫攻坚举措。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县、贫困村,致贫原因和贫困现象有许多共同点。”

1

①东汉末年,诸侯混战,水旱成灾,疾病流行,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名医华佗十分同情劳动人民的遭遇,手持金箍铃,到处奔走,行医治病。

2

②华佗医术高超,发明了酒服麻沸散的麻醉术,大大提高了外科手术的技术和疗效,减少手术痛苦,得到当时民众的一致称赞。

3

③连年的战乱和饥荒,导致百姓们身体羸弱。为此,华佗观摩动物的形体动作创作了五禽戏,教百姓强身健体。

4

④华佗品德高尚,为了解救更多的劳苦大众,他不仅游历各地行医,还经常免费、低价为百姓们解除病痛。

5

⑤一日,倪寻和李延两位州官因为宴饮而全身发热,头痛不已,官衙派人请来华佗为其治病。

6

⑥华佗仔细了解了两位州官饮酒时、回家后、发病时的情形,开出两副完全不同的药方。众人都很疑惑,相同的病症为何用药却不同?

7

⑦华佗解释道,倪寻因昨日饮食不当引起头疼身热,体内火旺,用清通肠胃之药。李延则是饮酒受凉,导致感冒发烧,所以要吃发汗退烧的药。病症相同,病因却不同,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8

⑧倪寻和李延按照华佗的方子煎药服用,很快病愈。他们由此悟出为官之道,治理州政时“对症下药”,政绩很快得到提升。

9

⑨当时,战乱连天,中原各处疫病流行,华佗经过反复试验,找到了病根,用简单易行的方法除去百姓病患之苦。

10

⑩华佗凭借自己刻苦钻研的精神,总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深受百姓的爱戴,被后人称为“神医”。

崔晓柏(辽宁) 绘

尺寸:40cm×50cm 年代:2019

声明:本文中涉及《学习用典 中国优秀经典故事全国连环画作品展》中的图片文字版权归读图时代(北京)图书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