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在滨城 | 在“减”的背景下探索“增” 助力“双减”工作走出实效

稿源:津滨网   编辑:刘阳   2021-10-25 16:54

津滨网讯(记者 岳立杰 摄影报道)“双减”政策一落地就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校外培训机构大规模压减,校内教学提质增效,课后服务丰富多彩,开学近两个月以来, 教师们面对“双减”提出的新要求也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做出了全新调整,在“减”的背景下探索“增”的思路,助力“双减”工作走深、走稳、走出实效。

课堂要高效 课后要简化 课服要优化

下午4:30,南益小学的课后服务课程正式开始。记者在六年级二班的教室里看到学生们正在认真地做作业,辅导教师丁琳正在低声地给有问题的学生讲题。

“不带作业回家是我校课后服务目标。这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障充足的课余时间以及合理地拓展课外兴趣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孩子们未来的发展有着长远的好处。”六年级二班语文教师丁琳介绍说,目前,这个班的课后服务受到学生和家长的认同,参与率已达到100%。每位学生都能在这个时间段完成当日作业,如果有不懂的问题,老师也能及时解决。当日上课的老师还会就学生的集中提问进行集中讲解,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同时,班级还针对性地安排小组学习时间,以小组学习的方式开展作业辅导。学生王梓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互相学习,在你追我赶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就完成作业,不用上课外辅导班了,剩下的时间可以参加学校的五大类兴趣小组,也可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落实‘双减’政策,教师要从三方面进行调整,课堂要高效,课后要简化,课服要优化。”这是丁琳老师对“双减”政策最深的感触,也是六年级语文教研组转变教学工作的新方向。丁老师介绍说,开学近两个月以来,她和六年级语文教师们通过师徒研讨、课堂实践、反思完善等步骤,确保课堂教学高效率。

首先是在准备教学环节,丁老师设计开放性课堂问题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探索精神。这些问题是针对每一位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设计的,可以确保所有同学都能跟上节奏;其次,在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由小组长带领同学讨论,将由易到难的问题分配给小组成员,采取相应的评价机制,让每个学生在组内接收到适宜于自己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撬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每周三设立 “无作业日”,组织学生在课后服务时开展图书馆阅读、读书分享会、我是演讲家、展书法风采等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后服务生活,拓展眼界,激发学生合理的兴趣爱好。

双减“5+2”,看我“72变

“ 我不仅仅是一名小学生,我还是一个小作家、小书法家、小朗读者……”

无独有偶,在李昕曈老师的带领下,滨海新区港西新城小学五年级一班的课后服务课把“5+2”上成了“72变”,丰富多彩的活动满足了孩子们不同的兴趣爱好。

下午5:40,在港西新城小学五年级一班的课后服务课上,孩子们还在奋笔疾书。语文教师李昕曈告诉记者,孩子们不是在写作业,而是进行文学创作。

“没有什么比自己绞尽脑汁写成的‘大作’变成铅字,变成真真实实的报纸更令人激动的,这样的报纸会被校长、主任、家长和老师们浏览,想想就激动人心呀!”李老师向记者介绍说,为了提高孩子的习作积极性,她创办了班级作文报,取名《童心独白》。

虽然这只是一份校内报纸,但是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写作能力,记录了孩子们点点滴滴的成长。“孩子们告诉我,他们脑子里的很多好词好句还是从咱们班的作文报学来的呢。作为语文老师的我,在孩子们作文变化上最有发言权,孩子们的作文能力真的越来越棒,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在服务课上独立完成习作,我很开心,更是幸福!”她激动地说。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自觉动机,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能激活学习的主体,使他们的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以最佳的姿态接收教学信息,这样,教和学都能得到和谐的发展,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就会随之大幅度提高。

新学期开学以来,李昕瞳老师努力以激发学生兴趣,探寻“语文学习新路径”,勇于突破,增质提效。她结合学生情况和教学工作现实,通过增加丰富内容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把课后服务课上成了阅读分享课、文学创作课、书法竞技课……让学生得到全面提升和多维发展。


津滨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服务邮箱:jinbinwang2015@163.com 举报电话:252042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2120170004 备案序号:津ICP备2021001896号-1津公网安备 12010702000020号

天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