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力量”绽放在科研征途上

稿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马润荞   2023-06-09 13:32

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流域的廓琼岗日冰川径流。受访者供图

她们的工作是,从0走到1,再从1走向100。

在集成电路研发领域,这或许意味着将一枚低功耗、小尺寸、高集成度的新型芯片投入生产线;在青藏高原,这或许意味着突破身体极限,去探明多源补给径流演变机理;在浩瀚的宇宙中,又或许意味着中国人独立自主完成的星载铷原子钟,托起了“星辰之梦”。

不久前,由全国妇联、中国科协、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和欧莱雅中国共同主办的第十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在京召开,25位青年女科学家代表登台领奖。她们身上闪耀着中国青年女科学家群体不断求索的光芒,从她们的故事里可以读到中国青年女科学家“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的坚韧。

探寻未知世界的奥秘

崇山峻岭间不为人知的生灵,大江大河里顺水而下的泥沙,靠着贫瘠环境生存下来的古老微生物,无不是这颗蓝色星球历尽时光留下的珍贵痕迹。而它们能与当下产生连结与对话的“翻译官”,正是穿梭于其间的科学家。

在美丽却“脆弱”的青藏高原,张凡的行走延续了十几年。如今,她仍努力地在一滴滴水、一粒粒沙里寻找气候变化对江河源区影响的机理。

作为第十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奖人,这位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的野外工作海拔从拉萨的3750米,逐步扩展到廓琼岗日冰川末端的5500米,她从第一次到高原时“眼冒金星、失去知觉”,到现在一次次突破身体的极限,为的就是摸清在气候变化影响下高原河流水沙过程日益莫测的变化。

“作为亚洲十多条大江大河的发源地,青藏高原河流泥沙是关乎水土资源利用以及流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也是关乎碳源碳汇、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因素。”张凡说,近70年来,黄河在不断变清,但青藏高原上的河流却在变浊,关注这些变化就是她的使命。

在艰苦的高原环境中布设监测设备,带领研究小组常年开展高海拔定位监测,张凡和同事们在不懈努力中探明了“冰-雪-雨”多源补给径流的演变机理,并逐步构建“径流-泥沙-水质”综合模型。青藏高原水沙及水环境的格局与形成机制逐渐明朗,而这意味着,水土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的科学决策更有依据了。

不仅如此,这可能还是“救命”的发现。2018年10月,雅鲁藏布江在大拐弯附近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堵江,回水不仅淹没了岸边的农田,还掀翻了上游的一座跨江大桥。灾害发生后,青藏所十几位应急科考队成员奔赴现场,细致分析、迅速判断出这次堵江是自然冰崩引起的,且有很大几率会再次发生。两周后,同一地点又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冰崩堵江事件。

“非常庆幸当地政府根据我们的评估报告对村民进行了及时疏散。”张凡说,“这件事也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我们所从事的研究的意义。”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研究员刘娟也是此次“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的获奖者。她的研究通俗地讲,就是要搞明白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怎样在食物匮乏的天然环境里面靠“吃石头”存活下来,要弄清楚不同环境中微生物怎样利用矿物获取能量、什么因素决定了微生物利用矿物的效率和程度、以及这种矿物-微生物之间的交互作用在环境演化和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微生物是地球环境里面隐藏的巨人,虽然通常只有1个微米大小,但数量庞大,对于地球环境的形成和演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刘娟举例,地下水中砷含量超标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危害,而地下水中的铁氧化物矿物颗粒对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是砷迁移扩散的重要载体。因此,研究微生物和铁氧化物矿物的相互作用机制有助于指导我们制定科学有效的措施对高砷地下水进行治理。

对科学家而言,她们向着宇宙与生命奥秘的最深处进发,但这份应对危险和困难的不懈坚持,也来自于对现实和未来的观照。刘娟说:“今后的研究中,如果有合适的契机,我希望能够把我们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进一步与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切实为国家战略发展作出一些贡献。”

攀登科研高峰中实现自立自强

2000多年前,蔡伦以树皮、麻头、破布等为原料造出的纸给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带来巨大影响。如今,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轻工学部党委副书记、主任吉兴香向另一道难题发起攻关:把废料变成无毒、无污染的白纸。

用吉兴香的话说,她研究的是一张白纸,更是一张“绿色”的纸。

“国与国直接实力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创新能力的竞争上,谁抓住核心技术,谁就能拥有未来。”吉兴香说,她所在的生物基材料与绿色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要让纸变白、变“绿”,其中一大难关就是设计和选择合适的替代漂白剂或工艺。

经过不懈的技术攻关,吉兴香团队研发出含臭氧漂白的年产100万吨超大规模短流程漂白技术体系,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了木材化学浆漂白过程的绿色环保和节能减排。

今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

获得此次“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的吉兴香介绍,一张洁白光滑的纸背后,少不了理论模型等基础研究的支撑。目前,实验室系统阐释了生物-化学协同漂白与纯化纤维的作用机制,提出了木质素增效溶出理论;构建了预处理过程中木质纤维素微观结构变化与其各组分分离构效关系的数学模型。

在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的实验室里,集成电路学院研究员黄芊芊同样在做着扎牢基底的工作。不同的是,她需要创新理论,让中国“芯”成为科技自立自强的“王牌”。

作为国内土生土长、北大自主培养的芯片领域青年领军人才,黄芊芊 28 岁就被聘为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的博士生导师,在教学授课的同时带领团队针对超低功耗集成电路关键核心技术展开攻关。

她形容,集成电路研究探索的是极其精致的微观世界,“只有在微观纳米尺度上‘巧夺天工’,才能为宏观信息社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芯’动力”。

事实上,在微观尺度上“巧夺天工”是不少科学家的常态。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肖淑敏十余年沉浸在纳米光子学、光学超材料和等离子材料中,让光电器件实现更小型化、多样化、高效率的电磁波调控。

北京信息科学技术研究院教授范淑琴15岁便一头扎进数学的海洋中,之后又埋头于鲜为人知的密码领域,实现多项重大原始创新。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于晓在“分子”的世界中探索治疗糖尿病的潜在药物靶点,挖掘疾病药物开发和治疗的新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科技表述为必须坚持的“第一生产力”。投身高精尖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们,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用不断刷新的成果记录诠释科技自立自强。

“那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相当美妙。”同范淑琴一样,勇攀科研高峰,用“高新”成果解决尖端难题是科学家们共同的愿望。

用科研致敬科学家精神

多位获奖女科学家都在采访中提到,希望公众在接触到女性科学家的科研成果及其个人的故事时,更多人能看到这个群体的闪光。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大气复合污染协同防控技术研究团队此次获得了第十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团队奖。团队负责人宁淼介绍,团队专门集结了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各个专业背景的科研人才,包括自己在内 16 名成员均为女性,平均年龄 39 岁。“我们专长互补、老中青结合。”

大气污染治理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做到精准预测、溯源与科学评估决策,势必要集结大气环境观测、污染源清单编制、空气质量模型开发、大气污染治理工程、环境管理机制研究等各领域的优秀人才,才能满足大气复合污染防控的各方面技术需求。

宁淼还记得,2018年,在支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研究编制的过程中,团队所有人各司其职,有的负责开展全国大气污染形势的分析和评估,识别制约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瓶颈问题;有的负责研究提出全国、重点区域和各省(区、市)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和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任务措施及治理工程项目清单;有的根据测算大气污染治理投资需求;有的根据空气质量模型预估空气质量改善效果,优化调整治理任务措施,一起为《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出台夯实研究基础、提供技术支持,为保卫这片蓝天全力以赴。

“把团队成员捏合成一个整体,才能形成合力。”她表示。

在中国导航卫星的研发工作中,这样的合力更是必不可少。“让全世界都感受到中国导航卫星的强劲‘心跳’”,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西安分院星载高精度时频技术团队的目标。

15名团队骨干成员中,有10名为女性,她们共同获得此次第十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团队奖。团队负责人贺玉玲介绍,要让卫星的“心脏”跳起来,还要跳得好,既需要应用量子物理的研究成果,又需要借助电子学的技术方法,还需要考虑热控、减振、真空、表面处理等工艺技术。

贺玉玲说,仅星载铷钟的热控这一环节,做模块、部组件的同事要想尽办法让自己负责的那部分温度敏感性更低;结构设计的同事绞尽脑汁优化布局,仔细设计各部分的温控和热阻;工艺人员反复试验,给铷钟镀上“金罩子”,进一步降低铷钟表面与周围环境的热辐射。

贺玉玲曾在不同的场合多次提到过,“中国人的时间不能掌握在外国人手里。”为了牢牢抓住“时间”,星载高精度时频技术团队的研究员们“特别认真,也特别较真”。贺玉玲解释,“认真”说的是分配到手的任务,团队成员哪怕到了下班时间,也要反复确认,确保每个环节不出任何问题;“较真”说的是所有的数据波动和疑点都得细细分析,反复验证。

“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贺玉玲始终记着伴随着北斗工程的建设而形成的“新时代北斗精神”。对她而言,这是团队的指向标,也是她希望航天后辈传承的力量。

如果向科学家问及未来,1000位科学家或许勾勒出1000幅发展蓝图,但立足当下,科学家们不约而同提到一个词,“久久为功”。

今年也是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25周年,主办方希望未来与更多的中国女性相“手”相成。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尹希宁 记者 胡宁 来源:中国青年报

津滨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服务邮箱:jinbinwang2015@163.com 举报电话:252042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2120170004 备案序号:津ICP备2021001896号-1津公网安备 12010702000020号

天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