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抚养40多名革命后代,却痛失4个亲孙子

稿源:津云   编辑:高志翔   2021-04-09 19:39

640

津云新闻记者 王曾  郭强  发自山东沂南

她没读过什么书,也不懂得大道理,抗战时期她第一个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带动全家参加革命,把亲人送上抗日战场。

她创建战时托儿所,5年时间里先后抚养过40多名革命者后代,为保护托儿所的孩子,痛失了4个亲孙子,她就是“沂蒙母亲”王换于。

全村第一个入党

近日,津云新闻记者踏着沂蒙山的红色足迹来到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沂蒙红嫂纪念馆”。茅草棚下的石墩表面光滑透亮,空地上石碾下还留有几颗金黄的小米粒,青石板堆砌的山屋凝固着历史的痕迹……

纪念馆里有一尊半身雕塑,雕塑的主人公是“沂蒙母亲”王换于。展厅里真实再现了当年王换于冒着生命危险创办战时托儿所、为党保存“山东省联合大会会刊”38年、全力救助八路军战士白铁华、含泪埋藏八路军女干部陈若克等感人事迹。

640(1)

为深入了解王换于的故事,津云记者在沂南县城见到了王换于的孙女于爱梅。

于爱梅家在沂南县城一个普通平房里,与记者见面前,于爱梅刚刚录制完当地的一档访谈节目。69岁的于爱梅非常疲惫,尽管老伴儿提前做好了晚饭,但她却累得吃不下。不过讲起当年奶奶和母亲支援八路军的故事,于爱梅顿时来了精气神。

640.webp

于爱梅

1952年出生的于爱梅虽然没有经历过战争年代,但她从小和奶奶、母亲生活在一起,时常听长辈们讲起当年的故事。

于爱梅说,奶奶出生在1888年,1989年去世,活了101岁。

奶奶从小家境贫穷,19岁时和爷爷结婚,由于没有什么文化,出嫁后连个名字也没有,婚后就把夫家与娘家的姓氏合在一起,称为于王氏。

抗战爆发后,于王氏被当地党组织培养成了抗日积极分子,号召妇女走出家门和男同志一起抗日。

1938年11月,于王氏加入中国共产党,她是全村第一个党员。入党不能没有名字,当时有个八路军干部得知,于王氏从王家嫁到了于家,是用两斗米换来的,干脆就给她取名叫王换于。就这样,年过半百的于王氏有了自己的名字。

“一个党员一片天”,王换于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积极发展身边的人入党,家人是她首先发展的对象。于爱梅的父亲、母亲、叔叔在1939年3月入党,大姑1939年6月入党,到1940年不足100户人的村子发展了19名党员。

640.webp (1)

王换于一家

牺牲孙子保住烈士的“根”

入党后王换于成了八路军的秘密情报联络员,她家也成了八路军一处临时革命据点。1939年,八路军挺进沂蒙山时,徐向前、朱瑞等革命先辈曾在她家暂住。

战争年代,很多革命先辈无暇照顾年幼的孩子,有的孩子因经常跟着部队转战导致身体弱小,有的孩子还在襁褓中父母就牺牲在战场上,王换于得知情况后,主动向党组织申请成立战时托儿所。

于爱梅说,1939年10月战时托儿所成立,王换于接手的第一批孩子有27名,最大的十多岁,最小的仅出生三天。家里一下多了这么多孩子,王换于一个人顾及不过来,就把两个正处在哺乳期的儿媳妇叫过来一起照顾孩子们。

640.webp (2)

于爱梅的三个堂哥,其中两个一岁左右,一个才七个月,因母乳不足而夭折。于爱梅有一个8岁的亲哥哥,也在一次回家给托儿所孩子拿衣服时被日军轰炸而死。当时哥哥还没有正式起名字,母亲张淑贞就叫他“小黑儿”。

于爱梅说,1940年的一天,日军来村子扫荡,奶奶、母亲和婶子得到消息后,将托儿所的孩子们转移到东山的一处秘密隐藏点。由于当时天气寒冷,转移时间紧迫,从家里出来时孩子们都没有带厚衣服。

尽管日军离开了村子,但不知道是否再回来,王换于让孙子“小黑儿”前去探路并趁机回家里拿孩子们的厚衣服。临行前母亲张淑贞嘱咐“小黑儿”路上注意安全,一旦发现日军不要急着跑回来,在山上多绕几圈确保甩掉日军跟踪。

尽管“小黑儿”只有8岁,但已经当大人使唤了,张淑贞没想到,她对儿子的几句叮嘱竟然是母子俩最后的对话。

“小黑儿”离开秘密隐藏点后不久,张淑贞听到有日军飞机临近,在村子不远处投下几枚炸弹,她想按照儿子回去的速度,应该躲开了飞机轰炸。一天,两天……张淑贞还没见到“小黑儿”的身影,她的心惴惴不安。

不放心“小黑儿”,也为了尽快给孩子们取暖,王换于趁夜偷偷摸回村子,回到家后发现“小黑儿”趴在炕上,王换于略带埋怨地说:“你这孩子,怎么没把衣服送过去呢?”“小黑儿”没有反应,当王换于把孩子翻过来时发现,他的脸色紫青已经没有了呼吸。

后来王换于和张淑贞猜测,可能“小黑儿”在回家途中被日军的炸弹震伤,回到家后无法医治而死亡。于爱梅从未见过“小黑儿”哥哥,她曾问母亲当时是否心疼,张淑贞却说:“那时候哪顾得上,后来胜利了,每次想起来心里就特别难受。”

张淑贞和弟媳怀着丧子之痛保护着托儿所的孩子们,她们哭过痛过,但王换于教导两个儿媳妇说,就算把全家人的性命都搭上,也要保护好革命先辈的“根”。

寻根“沂蒙母亲”

1941年11月,日军对沂蒙山区展开大扫荡,《大众日报》工作人员白铁华不幸被捕。为了逼迫他交出印刷物资,日军用烙铁将他折磨得昏死过去,最后扔到了村外的沟里。

等到村民发现白铁华的时候,他脸部被烫得面目全非,身上更是皮开肉绽。王换于把白铁华接到自己家里,四处求医问药,为了让白铁华吃得下饭,王换于把小米粥熬得很烂,然后一勺一勺地喂他喝下去。

在王换于的精心照料下,白铁华奇迹般地慢慢恢复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完全康复。为了感谢王换于的救命之恩,白铁华把她认作了自己的母亲。

1983年,白铁华重回沂蒙山看望母亲,一进家门就跪着往前走,喊道:“娘啊,孩儿对不住您!”王换于热泪夺眶而出:“孩子你可回来了,娘念着你的那颗心悬了四十二年啊。”

640.webp (3)

王换于和白铁华

从1939年到1944年,王换于的托儿所抚养过40多名革命者后代。1944年,党组织将最后一个孩子从王换于家接走。

于爱梅说,当年革命先辈们来接孩子,孩子们不认识自己的父母,抱着王换于和张淑贞的大腿哭闹着不走。

孩子们成人后,曾多次回到沂蒙山寻根,这其中包括赵志刚之子赵国乔。于爱梅说,当年七八岁的赵国乔和妹妹一起生活在托儿所,母亲张淑贞精心照顾兄妹俩。

赵国乔参加工作后曾三次到沂蒙山区寻找张淑贞,不过由于行政区域划分,当年张淑贞所在的村子由沂水县划分到了沂南县,赵国乔寻找无果。

2003年,赵国乔到沂南县寻找,一名接待人员和于爱梅相识,并了解战时托儿所的事,于是就领着赵国乔找到了于爱梅,恰好张淑贞也在女儿家。见到张淑贞的赵国乔十分激动,扑通一下就跪在了张淑贞面前哭着说:“娘啊,我是小点(乳名),你的小点回来了。”

赵国乔还记得,当时妹妹在托儿所生病,全身蜡黄,张淑贞让丈夫到河里抓了两只甲鱼,把甲鱼盖蒸熟后压成粉,然后和上白面蒸饼,没想到这个土办法竟然把妹妹治好了。

当年别说白面就算是粗粮,农户家也很难弄到,张淑贞却用珍贵的白面救活了赵国乔的妹妹。

将这18939.8元交了党费

1989年101岁的王换于去世,“沂蒙母亲”的故事由儿媳张淑贞继续传承着。

张淑贞对子女要求非常严格,从小就教育子女组织交给的工作一定要做好。于爱梅曾在沂南四中教学,工作几十年来从来没有迟到或者早退,学校里的事都是争着做抢着干。

640(2)

于爱梅和母亲张淑贞

于爱梅记得,有一次母亲拿出了一个小盒子,里面有戒指、镯子还有一枚党徽。“这党徽我也有。”于爱梅对母亲说。“你也有啊,这是党徽啊,我看你这党员还不够合格,咋也能拿到党徽哩。”张淑贞说。在张淑贞眼里,党徽是神圣的,儿女们虽然入党,但做得还不够。

晚年的张淑贞患上了“小脑萎缩”症,有时候犯糊涂,有几次她和于爱梅说:“赶紧做饭去,八路军一会儿就来了,不能让他们饿着肚子打鬼子,下十斤面条,再蒸十斤馒头,打上二十个鸡蛋……”于爱梅不敢反驳,生怕母亲生气,一家人忙活几个小时把饭做好了,可张淑贞却不让家人吃,一定要等八路军吃完才让家人上桌。

2018年12月20日,105岁的张淑贞在家中安详去世。去世前一天,她再次拿出了珍藏的党徽和于爱梅讲抗战的故事。

当家人料理张淑贞的后事时,发现她手里好像攥着什么东西,家人掰开后发现,竟然是那枚党徽。于爱梅读懂了母亲的心愿,料理完母亲的后事,于爱梅将母亲生前存下的18939.8元交了党费。

传承“沂蒙红嫂精神”

“沂蒙母亲”“百岁红嫂”都出自于家,2004年退休后的于爱梅成立了“红嫂拥军协会”,走上了自费拥军道路。于爱梅走遍沂蒙山革命老区,慰问老战士、老英模、老红嫂。

于爱梅每年都从退休金中拿出几千元,组织协会的姐妹们自制鞋垫送给子弟兵。10多年来,她筹集拥军优属慰问金180万多元,组织制作鞋垫2万多双,联合社会爱心人士先后到40多支部队走访慰问,作红嫂事迹报告200多场。2011年开始,于爱梅成为“沂蒙红嫂纪念馆”里一名义务讲解员。

于爱梅还注重关爱青少年的成长进步,她长期担任换于红军小学、将军小学的志愿辅导员;她把教师岗位退休的姐夫,当教师的女儿、女婿和外甥等召集起来,组成一个家庭义务帮教小组为学习困难的学生解决学习难题。

于爱梅这一辈兄弟姐妹21人,有15人入党,3人参军,全家人在不同岗位上传承者优良家风传承者“沂蒙红嫂精神”。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津滨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服务邮箱:jinbinwang2015@163.com 举报电话:252042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2120170004 备案序号:津ICP备2021001896号-1津公网安备 12010702000020号

天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