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中关村科技园高水平打造协同发展承载地

稿源:津滨网   编辑:马润荞   2023-02-25 00:46

津滨网讯(记者 王梓 报道 贾成龙 摄影)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作为滨海新区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桥头堡,是两地对接的重要纽带,也肩负着落实区域协同的重要使命。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不断推进,滨海—中关村科技园高水平打造协同发展承载地,在优质项目聚集、创新动能提升、协同联动升级和综合配套完善等方面均交上了一份出色的成绩单。

1673858554985051273.jpg

主导产业加速发展

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不断优化管理机制,发挥先行先试优势,不断营造优质的营商环境,为园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面向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央企项目产业布局需求,2022年,科技园围绕智能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大健康和科技服务业的“3+1”主导产业布局,加大优质项目引进力度,新增项目中符合科技园主导产业定位企业超过80%,众多科技领军企业加速发展。

在生命大健康领域,海河生物获评天津市首家德勤中国明日之星项目,一瑞生物成为科技园首家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球领先医药咨询公司艾昆纬、博创生物、峰成医药、瑞雅医药等企业将总部或区域总部落户科技园,其中博创生物从源头上解决了生物医药企业“卡脖子”的关键酶制剂原材料开发与制造难题。

在智能科技领域,阿里巴巴集团智能信息事业群、国内规模最大的数据外包服务商诚伯科技等项目落户科技园,中天翔翼、滨中科讯等企业入围天津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科技园助力和能人居获评天津市专利优秀奖和高质量专利创造试点;科技园与南开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打造产业“小联盟”,推动煜伏光伏、泰洋科技等项目落地。

2022年,科技园企业突破4000家,达到4051家,累计注册资本金1806亿元,当年新增企业849家,其中新增北京来津企业170家,累计北京来津企业850家,北京来津企业稳步提升;主要科技指标保持强劲增长态势,2022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2家,累计达到140家,近四年复合增长率126%;2022年新增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6家,累计208家,近四年复合增长率121%;2022年新增雏鹰企业14家,累计120家,近四年复合增长率157%。万人发明专利160件,实际入住办公企业活力显著提升,总部基地企业用电量同比提升17%。如今,这片创新创业热土上,科技创新动能持续增强,创新示范作用更加突出,服务国家战略能力不断提升。

载体建设持续完善

引项目、搭平台、强服务、作示范,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在持续吸引优质项目落地的同时,持续发力加快创新创业生态建设,助力园区企业腾飞,全力打造区域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面向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央企项目产业布局需求,科技园积极与北京中关村和中关村发展集团开展联合招商引资活动,从人才、技术、资本等方面积极导入创新资源,不断完善协同创新载体,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吸引更多创新资源向科技园集聚。

其中,天津市中小企业信用融资担保中心整建制入驻科技园创梦空间,全年服务科技园及经开区项目20余个。天津科技大学科技园在2022年天津市大学科技园绩效评估中获第一名,累计总孵化面积达2.28万平米,入驻创新创业团队超60家,已与科技园形成“校区+园区+社区”融合发展创新生态。目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滨海石化产业研究院也已正式投入运营,并获评天津市科技局“一园一城”科技创新研发平台,首批140名研究生已来津开展精细化工、人工智能等领域研学,并与联汇智造、致导科技等园区企业签署人才实训合作协议。天津(滨海)海外人才离岸创新业基地正式获评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示范基地,海河英才之家正式启用。滨海—中关村生命健康创新中心投入运营,成立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数字医疗产业联盟,进一步巩固北方数字医疗产业高地优势。

下一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将抓住天津市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行动、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引领行动的有利契机,持续提升园区优质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加快载体建设,提升产业能级,优化营商环境,实现园区高质量发展。同时,科技园将继续紧抓北京非首都功能有序疏解的契机,以京津协同促进优势要素快速聚集,深化与中关村、中发展集团的合作,将北京作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主战场,围绕主导产业布局,持续加大招商工作力度,促进更多的北京地区优质项目向科技园聚集。此外,继续扩展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的招商渠道,按照大招商、招大商的理念,积极承接高品质项目有序梯度转移,为园区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津滨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服务邮箱:jinbinwang2015@163.com 举报电话:252042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2120170004 备案序号:津ICP备2021001896号-1津公网安备 12010702000020号

天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