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现多家央企发文“打假”,为何假冒央企层出不绝?

稿源:央广网   编辑:李若怡   2023-07-08 22:32

近期,多家大型央企发布公告,称被不法分子冒用名义行骗。

7月6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称,近日,发现有不法分子冒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领导同志身份,通过短信、微信等方式进行诈骗活动。目前,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表示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对诈骗活动保留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同时,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提醒,对涉嫌诈骗的短信、微信、电话等保持警惕,提高防范意识,谨防上当受骗。

自6月以来,已有多家大型央企发布公告称,被不法分子冒用名义行骗。

7月4日,中信集团官网发布严正声明称,有不法分子冒用中信集团子公司名义设立公司,通过伪造公章、签字等方式将中信集团子公司北京中信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中信企业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登记为其股东,同时列出18家“假中信”公司的名单。

6月29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网站发布消息称,近期粮科院发现社会上有不法分子冒用中戎军粮供应服务中心名义投资注册公司,以国企名义多地行骗。因此郑重声明:中戎军粮供应服务中心自2013年3月起已停止一切营业活动及对外投资行为,中心已无工作人员,中心公章、执照等均已交还工商机关销毁,没有下属企业。

6月28日,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发布严正声明称,近日有人假冒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的名义,成立项目指挥部,谎称与有关公司合作管道项目,进行招标活动,实属违法违规行为,甚至构成犯罪。以上行为对公司正常经营造成了不利影响,影响了公司商誉。

另外,国家电投、中船贸易、国铁集团、中国商飞等均发布过类似声明,并揭露各类骗局。“假冒央企”的犯罪手段多种多样,通过不法手段实现工商登记信息变更,以国企央企背景吸引投资者信任,令人防不胜防。

为什么假冒央企层出不绝?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卢鼎亮表示,央企体系庞大,参股控股的领域及行业众多,普通人难以辨认核实。不法分子正是利用受害者对央企信任的心理,以及核实难度较大等因素,冒充央企进行诈骗。

因此卢鼎亮建议,央企及时公布参股控股公司的投资情况,主动监控本体系内是否有不法分子假冒央企的行为,发现有假冒线索的行为及时报案,主动公布核实电话或邮箱,通过公开透明可核实的方式来让诈骗分子没有可乘之机。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建议,央企可以加强公章、印鉴和证照管理,加强各级子公司的管理,并加强对假冒者的追责,以防止央企国企的名义被盗用。

至于相关合作企业和个人投资者如何避免被骗,柏文喜认为企业应该就合作事项本身的可行性与企业诚信程度进行评估与决策,而不应该仅仅出于对央企的信用感觉就决定与其合作;个人投资者需要在合作之前作好尽职调查和合作对象的身份确认,还要破除对于央企的盲目崇拜与迷信,这样才能防止被骗。

事实上,为了解决冒牌国企问题,国资委等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公布第三批假冒国企名单等。

今年4月,国务院国资委公布第三批假冒“央企”295家名单,明确有关公司及其下设各级子公司均为假冒国企,与中央企业无任何隶属或股权关系,也不存在任何投资、合作、业务等关系。

此前,国资委曾在2021年和2022年两次对“假央企”和“伪国企”进行集中公示。据统计,三次累计公示的假央企数量超1000家。

津滨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服务邮箱:jinbinwang2015@163.com 举报电话:252042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2120170004 备案序号:津ICP备2021001896号-1津公网安备 12010702000020号

天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