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 新华社 编辑:白璐 2024-02-22 14:09
40岁的姚冰笔直地伫立在站台,迎着呼啸而来的列车。这趟列车只停靠短短两分钟。车门刚一打开,他立刻开始疏导乘客。
武清站,是京津城际铁路经停站。时值春运,客流增多,作为武清站站长,姚冰必须保证乘客在有限时间内安全有序上下车。
姚冰已经在这里守候13年。清晨,他从天津市区乘坐城际列车赶来上班;晚上,他凝望沿途万家灯火归家。
每天,从踏上站台起,姚冰的日程表总是安排得满满当当:交接班点名、安检查危、站台组织、巡视场站环境……
早晨七至九点,是武清站最繁忙的时段之一。迎着晨曦,不少乘客匆匆穿过站前广场,涌入武清站砖红色站房。候车大厅内,等待检票的乘客中有不少是在北京和天津两地间穿梭的熟面孔,他们会向忙前忙后的姚冰问好。
姚冰与武清站结缘、在这座小站扎根,与京津城际铁路的运行与发展密不可分。2008年8月,我国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武清站成为经停站。
“听站里的老员工说,起初武清站每天只经停几对列车,日均发送旅客仅300多人次,是座真正的小站。”姚冰说。
经过一段时间,京津城际客流量逐步增长。为更好地保障线路运行,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加强了武清站的人员配备,此前在天津站客运车间工作的姚冰也在2011年被调到这里,成了武清站的副站长。
彼时,灰瓦青砖的武清站客流承载能力还很有限,站外的建筑物也并不多。“刚到武清的时候,站内只有20多名工作人员,周围只能看到几处零散的楼盘,配套商圈、生活设施还没有完全建成。”姚冰回忆道。
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幕开启。这一年,姚冰成为了武清站站长。也是在这一年,为满足更多乘客的出行需求,武清站得以扩建,站房面积增加至4400多平方米。
武清站一景。新华社记者李然 摄
科创企业落户、商圈建设加速、周边居民增加……十年来,京津城际不断提速扩容、升级焕新,“轨道上的京津冀”让人才流动更加便捷。作为京津城际列车的乘坐者和沿途小站的“守站人”,姚冰也见证着高铁沿线的发展变化。“从铁轨旁向站外看,真是一天一个样。”姚冰感慨。
如今,武清站每天发送旅客近万人次,是之前的3倍左右。
近3年来,几乎每天都往返于北京海淀和天津武清之间的杨万坤,是武清站的常客——2014年,杨万坤所在的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在天津成立了铁科纵横(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主要生产轨道交通制动系统和牵引系统。
2021年,杨万坤来到天津担任公司总经理。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新企业在天津不断扎根成长。“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公司开辟了新赛道。”他说。
为了让像杨万坤一样在两座城市之间往返通勤的乘客更加便捷,铁路部门没少想办法。从蓝色磁卡票、电子客票到刷身份证即可乘车,站内乘车方式也在不断变革。
“除了传统的购票方式,京津城际中铁银通卡、同城优惠卡等新型票制产品也能更好满足两地旅客的需求。”姚冰说,乘坐高铁通勤,越来越像在市内刷卡乘坐公交、地铁,优化的交通服务打破了时空界限,拉近了人们的心理距离。
一组数据显示,目前,京津城际列车实行“一日一图”,每天最高开行列车120余对。截至2023年8月,京津城际累计发送旅客3.4亿人次,最短发车间隔从15分钟缩短至3分钟。
随着京津冀三地联系越来越紧密,“早晚高峰”已不是姚冰每天仅有的“繁忙时段”。除通勤的旅客外,还有不少游客到武清购物休闲、旅游踏青,穿插的消费、观赛、商务客流让这座经停站活力满满,姚冰时常顾不上休息。
与武清站站房一街之隔的佛罗伦萨小镇,是当下京津两地之间人气颇旺的商务与商业“网红打卡地”。
在便利的交通带动下,佛罗伦萨小镇、V1汽车世界、创意米兰时尚生活广场三个项目每年可吸引约1000万人次到访。此外,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之一,武清区全面深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2023年以市场化机制引进北京资源新设机构236家,落地协同项目27个、总投资148.6亿元。
“近两年,乘坐京津城际列车到武清开展洽谈合作的商务人士明显增多,从中也能看出武清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姚冰说。
十年来,三地交通网络越织越密,“轨道上的京津冀”正让沿线越来越多的“始发站”“经停站”内外发生改变。
津兴城际铁路运行试验列车在永清东站停靠。新华社记者刘惟真 摄
2023年12月,津兴城际铁路正式开通,2024年元旦假期就有1.32万名旅客乘坐这一线路。截至目前,京津冀地区高铁总里程已由2008年的118公里增至2576公里,实现对区域内所有地级市的全覆盖……
“作为一名与京津冀地区铁路网共同成长的铁路人,能够见证、参与京津城际铁路的发展,我很幸运,也很自豪。”姚冰说。
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到实现三地客畅其行的夙愿,高铁大幅拉近了时空距离、释放“同城效应”,加快了城市群发展,也改变着不少人的工作生活方式。
姚冰告诉记者,武清站10多年前还是一座小车站,如今每年迎来大约340万人次的客流量。
策划:刘江
记者:刘惟真
海报:朱舜
新华社国内部、新华社天津分社 联合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