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开园企业聚焦呼出气检测技术 “探测”身体预警信号

稿源:津云   编辑:李若怡   2024-05-23 23:36

津云新闻讯:不久之前,天开园企业万盈美(天津)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致力于呼出气领域的疾病筛查技术研究、助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并在临床中实现重大突破的详细情况。

万盈美董事长马万里介绍,人类呼出的气体中包含300多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这些物质来源于人体的新陈代谢,其浓度和种类可以反应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因此可以作为区分健康和疾病状态的生物标志物。随着对呼出气VOCs研究的深入,呼出气VOCs与疾病的关系逐渐明确,可以为疾病的诊断、病情监测以及药物疗效评估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人类呼吸代谢组学数据库已经确定了近60种与呼出气VOCs相关的疾病,包括肺癌、阿尔茨海默病等。

随着我国在重大慢病防控、人口老龄化、医保支出压力方面的问题日趋严峻,对高效、准确、便捷、低成本的疾病筛查技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为了回应这样的时代命题,推动呼出气检测的临床转化,万盈美(天津)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并在天开园注册成立专注于呼出气分析技术的万盈美呼气智检(天津)数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我们公司主要聚焦国际领先的呼出气诊断技术研发,提供基于呼出气分析的疾病预警、临床试验CRO和药代动力学分析服务。”马万里介绍说。

公司发展至今,依托先进的呼出气检测设备和万盈美肺癌筛查模型建立了中心检测实验室,为体检机构、医疗单位、社区、企业、个体提供基于呼气代谢组学的LDT(实验室自建检测)肺癌早筛健康预警服务。公司还通过体检机构、互联网平台获取样本,并向终端用户提供肺癌预警信息。马万里说:“用户只需要获得气袋并独立完成采样,就会在3天内收到得到我们自有检测实验室提供的、有临床研究或科学研究成果支持的肺癌及其他肺部疾病的健康分析及预警信息。”

针对目前现有肺癌筛查体系对肺微小结节(<5 mm)诊断能力不足、对肺小结节(5-10 mm)癌变监测能力不足、反复CT探查辐射累积损伤风险升高等问题,万盈美开发了基于呼出气分析与CT影像科报告NLP(自然语言处理)分析的肺结节癌变监测服务,肺结节患者只须提供发现结节时的CT影像报告并定期进行呼出气分析,就可以实现肺结节的连续跟踪监测,以便在其发生癌变的早期进行识别,有效实现了现有肺结节CT监测过程(频率为1次/年)的辅助和补盲。

能够取得这样的科研成果,离不开雄厚的科研团队的支撑。万盈美呼气智检(天津)数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科研团队和投资行业的资深专家共建成立。技术团队负责人孙美秀博士为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南开大学物理学院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长期从事呼吸气体分析技术与诊断相关研究。科研团队从2012年起跟踪研究国际领先的呼出气分析技术,在呼出气VOCs的质谱检测、辅助诊断模型建立、临床试验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研究基础,创新性地开创了基于“直接进样质谱+机器学习分类模型”的代谢组学诊断方法,可以说,万盈美是名副其实的具有国际视野、研发能力和使命担当的呼出气检测“国家队”。

马万里表示:“万盈美建立伊始就将原始技术创新作为科研的基本方向,我们团队的医工结合人才梯队涵盖生物医学工程、医学、物理、光学、机械、电子等多个领域,专注从0到1的原始技术创新、从1到10的应用基础研究、从10到100的应用转化研究。”

目前,万盈美正与多所高校、研究机构、三甲医院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究和开发,不断产生核心专利,进行商业化推广,并不断取得突破。前不久,万盈美成功入选中国品牌创新发展工程。未来,万盈美将不断拓宽疾病早诊图谱和范围,从肺结节、肺癌逐步拓展至AD、心衰等多领域,同时拓宽检测服务边界,不断发挥呼出气检测的技术优势,以前瞻视角、科技创新,展现作为“国家队”的国际视野与责任担当。

(津云新闻记者段玮 通讯员丛敏 付坤)

津滨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服务邮箱:jinbinwang2015@163.com 举报电话:252042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2120170004 备案序号:津ICP备2021001896号-1津公网安备 12010702000020号

天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