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活”红色资源 让红色旅游出新更出彩

稿源:天津日报   编辑:李若怡   2024-05-23 23:40

天津市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加强与京冀的联动合作,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传统,持续推动京津冀红色旅游协同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用“活”红色资源,首要任务是做好保护。红色资源是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保留下来的,以物质或非物质文化形态存在的历史文化遗存,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源,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天津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全市拥有红色旅游资源100多处,这些都是激活红色基因的生动课堂。近年来,天津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对红色遗址遗迹等资源的保护力度,制定发布了《红色旅游景区(点)评定规范》,对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中共中央北方局、大沽口炮台、盘山烈士陵园等展馆和红色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提升,编辑出版了《天津革命遗址通览》《天津革命遗址图册》《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概览》《天津市红色旅游指南》等,为游客提供随时可查可用的红色旅游资料库,也为京津冀文旅协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发展红色旅游要把准方向,核心是进行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构筑精神家园。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历经千难万险和艰苦奋斗积累下来的精神密码,蕴含着传统文化的优良品质,具有经久不衰的传承价值。2021年,由天津牵头、京津冀三家党史研究室联合出版了《京津冀红色故事会》,进一步提升了京津冀革命历史宣传的生动性、真实性、权威性。

如今,红色研学团、实地实景展演等红色文旅深度融合的沉浸式体验,为京津冀文旅协同发展增添了不少亮点。在“欢乐京津冀,一起过大年”2024京津冀新春文旅系列活动中,平津战役纪念馆组织主题研学活动,举办了“平小津邀你过新春”系列公益活动;于方舟纪念馆开展了“红色研学+非遗民俗+绿色生态+休闲农业”活动。清明假期前夕,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与天津歌舞剧院联手推出大型实景“海棠花开忆伟人——西花厅沉浸式展演”,并通过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微信直播平台和抖音官方账号进行了同步直播。近期,觉悟社也推出《寻找第二十一人》线上沉浸式解密书、剧本游和“觉悟薪火”轻演绎党建第一课项目等。创新红色文旅融合形式,强化科技赋能发展,有利于全方位呈现红色基因、历史脉络、红色故事,从而激发红色文化的活力、彰显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

总体来说,天津红色旅游呈现出参与人数多、“红色+民俗+生态”融合效应好等特点,这与国家的高度重视、地方政府的持续投入以及社会各界的积极努力密不可分。未来,要继续发挥红色资源优势,用“活”、用“火”红色资源,打造一批符合时代需求和年轻人消费特点的红色旅游产品,推进红色智慧文旅升级,助力京津冀红色旅游出新更出彩。(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市委党校基地研究员 徐娜)

津滨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服务邮箱:jinbinwang2015@163.com 举报电话:252042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2120170004 备案序号:津ICP备2021001896号-1津公网安备 12010702000020号

天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