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平凡工作 不凡光影

稿源:​ 天津日报   编辑:白璐   2024-05-24 15:32

侯璟赫在用双管气炮驱鸟。

随着夕阳西下,鸟群纷纷归巢,侯璟赫完成了一天的驱鸟任务。

天气逐渐炎热,傅志宾逐一检查轿厢内的空调设备。

结束一天的工作,傅志宾伴着夜色回家。

工人们在隧道内走进行护栏管的检修更换。

工人们在隧道内进行管片安装。

这是一组不易见到的工作场景,他们安于幕后又与你我相关。镜头里,认真工作时每个人都可以“发光”,无论白天还是深夜,这光影最动人。

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天津滨海机场有着约800万平方米的飞行区,大片的草坪会滋生各种生物,吸引鸟类栖息觅食。鸟是天空中的精灵,但一旦与高速飞行的航空器相撞,后果往往不可估量。为了保证飞机安全起降,在天津滨海机场有着这样一群人——鸟害防治员,他们每天夙兴夜寐,日复一日地与鸟儿“斗智斗勇”,侯璟赫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侯璟赫学习的是生物学专业,2015年毕业后一直从事鸟击防范工作,并将鸟击防范工作从“人防”向“技防”逐渐转变。不论是寒风刺骨的寒冬,还是骄阳似火的盛夏,侯璟赫和同事们都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在机场及周边区域,每天可能都会有数十种鸟类活动,而且鸟情会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他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不断调整和改进防范策略。作为鸟害防治员,识鸟也是一项必备技能,侯璟赫与同事们共同编写了《天津机场常见鸟类名录》,用于指导鸟类识别和治理工作。

傅志宾是“天津之眼”摩天轮景区的一名设备维护人员,自从2015年加入到摩天轮这个大家庭以来,就扎根在大型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工作一线,每天负责景区设备的日检、周检、月检等工作。相较运营服务人员,傅志宾和他的同事们每天必须提前到岗进行设备调试运转,运营结束后还要逐个轿厢检查设施设备情况后才能关闭电源结束一天的工作。他常说,摩天轮就像家人一样,伴随和见证了自己的成长,通过长期相互接触,自己对于摩天轮的脾气秉性非常熟悉,轿厢一转,听着声音,基本就能判断出是否存在问题。2023年上半年摩天轮进行了轿厢提升改造工程,更换了全部48个轿厢,今年“五一”前实现整体焕新重启,正是有了像傅志宾这样普通的设备维护人员,游客们才能安全登轮观览津城美景。

在天津地铁8号线延伸工程福姜路站—延安路站盾构区间,有这么一群人,为了推动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他们夜以继日,不辞辛苦,相互配合,在地下埋深18.6m的隧道内,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全力推进地铁8号线早日开通运营。这就是中国铁建大桥局的一线建设者们,他们每天负责隧道内管片的运输拼装、轨道安拆及检修、隧道内照明电缆布设等工作。他们每天要将近万吨重的盾构机在隧道内向前掘进10.5米,这对于大家十多秒就可以走完的距离,他们需要12小时不间断才能完成,而每天他们却要在地下隧道来回步行至少5公里来运送大量的水泥、隧道内走道板、轨道等物资,来完成他们的工作任务。随着盾构机每天不断地推进,他们慢慢地从这一站“驶”往下一站。

(记者 张磊 摄影报道)


津滨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服务邮箱:jinbinwang2015@163.com 举报电话:252042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2120170004 备案序号:津ICP备2021001896号-1津公网安备 12010702000020号

天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