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记忆】198年,它是这样在传承中创新……

稿源:天津发布   编辑:马润荞   2024-05-26 22:30

熟泥在手中捏、挤、拉、抻

配合工具搓、拍、压、滚

在老师傅的手把手指导下

一个别有意趣的泥娃娃渐渐有模有样……

在古文化街通庆里胡同内

泥人张美术馆“恋上雕刻时光”体验课堂上

市民游客可以这样亲手体验泥塑创作

近距离感受两百年世家文化

在天津

“泥人张”除了世家的赓续

还有更广泛的社会传承

还有探索如何在传承中创新——

image.png

这是泥人张世家在周末新推出的研习项目。课程分为泥塑基础与创意启动、泥塑进阶与创意发挥两阶段课程,还在试验阶段已经有很多传统文化喜好者报名参加。最近,泥人张美术馆也在工作日免费开放,敞开大门,让更多人走进泥塑艺术,爱上传统文化。

198年的传承

/01

天津泥人张彩塑是清朝道光年间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艺术,由张明山创始,历经六代传承,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是继元代刘元之后,我国泥塑艺术的又一高峰。

“泥人张世家”从第一代张明山开始,至今已经传承198年。张明山开创了中国小型架上雕塑,在中国雕塑史上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泥人张”在继承家族传统技艺的同时,致力于保护传统技艺的生态环境,开展雕塑文化的推广与深度研究,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image.png

“泥人张”彩塑创作题材广泛,或反映民间习俗,或来自民问故事、舞台戏剧,或直接取材于《水浒》、《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古典文学名著。所塑作品色泽简雅明快,匠心独特,神形兼具,栩栩如生,饱受各界好评。

而其中,泥人张多取材于民间市井的特点,则与张明山喜欢一边听戏一边捏泥人有关。有段传奇故事是18岁那年张明山去听当时著名的京剧名角余三胜在天津的京剧演出,余三胜在台上演出,张明山则在台下袖管里捏泥人。演出结束后张明山发现他捏的泥人和台上的人是一个模样。经过风干涂色等一系列后期程序之后,张明山将这个泥塑拿给余三胜看,余三胜喜出望外,连声称赞。

久而久之,天津老百姓就讲:“那个做泥人的,做嘛像嘛!”意思是做什么像什么,他因此得名“泥人张”。

image.png

张明山塑《孙夫人试剑》

“塑”与“绘”,“形”与“神”,“泥人张”将塑造与绘画两者巧妙结合,展示给人们的是真实而有力的生命。如今,经历了六代人的传承发展,“泥人张”主题和内容越来越丰富,技艺更加多元,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image.png

泥人张第二代传人张玉亭塑《三娘教子》

在传承中创新

/02

创新,对泥人张来说,从来不是难题。早年,创始人张明山就敏锐地将当时的风土人情艺术地再现出来,其作品题材广泛,人物形象生动传神,既有对我国古代泥塑优秀传统的传承创新,更为中国泥塑作品从佛殿神堂步入寻常百姓家作出了重要贡献。

image.png

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在深圳文博会参展

创新精神始终贯穿在泥人张世家传承的始终。以泥人张技艺传承难点的泥塑色彩为例,过去的颜料,暴晒容易开裂,时间长了还容易褪色,怎么既保证色彩的老味道,还能解决这些问题?天津泥人张世家第六代传承人张宇开始了对颜色的探索。通过科技手段,在矿物质颜料中加入新材料,让色彩稳定性更好,每一件作品都要经历几十遍到上百遍的上色,经过改良创新的颜色,即使轻微褪色也能保留基底韵味。

image.png

张宇作品《关公》

“要热情拥抱新技术,使之为你所用,而不是视之为洪水猛兽。”张宇说。为此,他在3D打印刚刚兴起时就自学了相关技术,并应用到彩塑作品的保护和陈列中。他带领团队里的年轻人学习摄影技术,研究视频拍摄、剪辑、制作,探索小程序、公众号;“泥人张世家”的品牌形象广告亮相南京路繁华路段,主打年轻化时尚感……“触电”让老品牌焕新如虎添翼。

对老字号来说,创新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两者既是互补,也是相辅相成,这样才能形成一种新的、立于当代的艺术语言。

在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海河中学、香山道小学……10年间,张宇把泥人张传习室开进大中小学校园。“我们去年在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开展了校园展览活动,今年计划走进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和四川大学。越来越多的青年和外国友人加入进来,动手‘触摸’泥人张的彩塑艺术。”张宇表示,“10年下来,已有4000多人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中坚力量。”

image.png

天津泥人张世家第六代传承人张宇(中)为学生们指导泥塑技艺

“这是文化发展最好的年代,只要你有好产品、好作品、好创意,就一定有好的生产方式和经营地点,顾客也会为好作品买单。”继创新销售方式把艺术品专卖店开进天津海信广场之后,前不久,张宇从南方采风兼考察市场归来,准备拓展外地市场,并在日本选址开店,“100年前,我们的作品主要出口欧美和日本,有自己的代理商,在日本有泥人张的博物馆。我希望我们的文化在国际上更有影响力。”

津滨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服务邮箱:jinbinwang2015@163.com 举报电话:252042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2120170004 备案序号:津ICP备2021001896号-1津公网安备 12010702000020号

天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