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调查】天津菜,别样的城市烟火

稿源:​ 津云   编辑:白璐   2024-04-29 21:45

canvas

河与海,丰富了天津这座城市的历史与使命,多元文化汇聚于此,滋润、培养了她既传统又时尚,既质朴又浪漫,既守正又能创新的城市性格,和独具特色的津派文化,而这其中,津菜融合东南西北的风味,取材本地河海两鲜,烹制出别样的城市烟火,让人回味,让人留恋。

津菜讲究时令到节 调料纯粹

胡耀东,津菜传承人,1984年,18岁的他高中毕业后,进入红桥区劳动局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学习烹饪技术,后来师承王文汉、白庆华两位津菜大师。从小在红桥长大的胡耀东,对传统津菜情有独钟,尤其是天津人时令到节的讲究,更是深深影响着他,“天津人吃菜讲究时令,善作河海两鲜。”刚拜师时师父对他说的话让他印象深刻。

按照时令选择食材,这是胡耀东多年来的习惯,也是天津菜味道的根本。三年前,他自己成立了一间工作室,专门做津菜,不图量多,只为专心做一顿美味。胡耀东介绍:“多做几桌也能做,但为了保证质量,就做这一桌。岁数大了,我怕我体力达不到,出来就不能保证质量。”

胡耀东传授津菜技艺

胡耀东做津菜一直坚持传统手艺,尤其是老师傅教给他一些基本功,比如做虾要去虾线、虾须、虾脚,鸡胗子要去除筋膜只要肉核等。“年轻时候,这个行业苦,受罪,大冬天的,有些肉不能用温水洗,就得凉水洗,手冻得跟小水萝卜似的,心里也抵触过,不过在客人吃完以后,说吃得倍儿美,您手艺真好,谢谢您,那阵儿就有一种成就感,这也督促着我一定把活干得再好一点,随着年龄增长,拿它当一种情结了,两天要是不摸摸勺,别扭。”胡耀东说

做了40年津菜的胡耀东,一直记得老师傅们当年的习惯,除了选菜品原料要注重新鲜的、本地的以外,就连调料,也要精挑细选。胡耀东告诉记者:“天津菜得用天津料,几代老师傅总结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做广东菜人家得用老抽、生抽、蚝油,天津菜就是清酱、醋,我们用这么多年,感觉老醋厂出的醋跟酱油最有天津味。”

随大运河飘来的天津菜

大运河漕运兴盛时期,天津作为钞关所在地,曾经繁荣一时、千帆竞进的大运河,带来了八方美味,造就了天津河海两鲜的独特菜品,吸引着各路食客,也丰富着老百姓的一日三餐。

天津烹饪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赵永强,主要研究天津的民俗学和饮食文化,由他编写的《天津饮食文化史》刚刚出版,涉及从秦汉到元明清各个朝代的饮食历史,收录了很多天津菜的故事。

“我曾经说过,杭州处在南方,但这个城市的菜系是最不像南方的一种味型,因为它受北宋汴梁菜的影响非常大,天津菜是一个最不像北方的味型,因为它里头掺杂了很多南方菜的味道,所以这两个城市就是最典型的运河味道。”赵永强说。

大运河的贯通,方便了漕粮运输,也给天津的盐业外销带来了便利,进一步繁荣了城市经济,造就了著名的天津八大家。明清时期,随着天津逐步成为长芦盐的核心产区,众多盐商富贾从周边甚至是两淮地区来到天津定居,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天津本地的盐商也迅速崛起,其中被誉为查半城的查家,在天津修建了水西庄,经常邀请文人墨客会聚于此,为了招待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贵客,水西庄内也准备了各色美食,尤其是津菜,在这里得到了弘扬。天津社科院历史研究员罗澍伟介绍说:“据说水西庄的主人非常喜欢美食,他家里面有200名厨师,每天轮流值班,客人来了,可以指定不同的厨师,给你做出合口的饭菜来。水西庄用的炊具和餐具也很讲究,比如冬季为了保证菜的温度,就把餐具做成空心的,中间注入开水,使菜品保温。”

商业的繁荣,让天津人有了更多接触商品的机会,可谓见多识广。而这片繁荣区域的典型代表,就是北门外的侯家后地区,这里是天津城北门通往南运河码头的必经之路,客商云集,也成就了这里的餐饮业的兴旺,当年最负盛名的顶流饭庄,号称“八大成”皆聚集此地。红旗饭庄主厨曹雷力介绍说:“原来咱们北马路有个万寿宫胡同,旁边坐落着老八大成之一的聚庆成,当年乾隆皇帝品尝了一道天津菜红烧目鱼条,吃完以后被其鲜美味道折服,当场就赐了这个师傅五品顶戴和黄马褂,红烧目鱼条后来也被称为了官烧目鱼条。”

红旗饭庄主厨曹雷力制作官烧目鱼条

传统津菜官烧目鱼条

当年在侯家后地区,八大成可谓饭庄中的天花板,烹制的菜品更是汇聚了运河沿岸的各地美味,尤其以山东菜、淮扬菜和杭帮菜最为突出,经过与天津本地食材结合,逐渐成为了独具特色的天津菜。

融合各家特色的天津菜,每一道都有浓郁的天津味,每一道也都有自己的故事,比如全爆,相传就跟李鸿章有关。赵永强介绍:“这菜的出处,据说是李鸿章招待客人,府里的厨师做的菜特别好吃,把准备好的菜都吃完了,还想再来一道,厨师一看就剩边角料了,就用油爆的方法做了一个菜,客人一吃感觉倍儿好,就问这菜叫什么,厨师图吉利说叫爆八样,后来改叫全爆。”

赵永强讲述津菜全爆的来历

津菜的演变如同一部融合创新的发展史,引领的不仅仅是烹饪技法和菜品味道,更多的是天津的餐饮文化。著名的“八大成”接待的都是津城非富即贵的食客,也是天津最早开始私人定制的饭店。“那八家饭庄很有实力,都是四合套的院子,中间有戏楼,东西厢房,来这吃饭都是预订,提前说你是吃44席,还是66席,还是88席。你点完以后人家出菜单,告诉后厨来做。”赵永强介绍。

传承津菜文化推进校企融合

津菜的味道历久弥新,而传承津菜技法,人才是关键。2019年,天津烹饪协会推动餐饮类的职业教育和高职教育校企融合,其中,天津宝轩饮食集团与天津职业大学共同打造的津菜学院项目,目前已有两批毕业生走进餐饮企业。

传承津菜技艺天津职业大学首批津菜专业毕业生上岗

段玉娇和吴硕,两个20岁的小姑娘是首批毕业生,她们选择这个职业除了喜欢,更充满了对这份职业的信心。“我觉得做这行未来前途会很好。”段玉娇这么认为。 津菜技法丰富,火候更难拿捏,刚开始上手拌凉菜时,吴硕觉得这是件简单的事,可没想到,一个水爆肚居然拌了好几次才过关。吴硕感慨:“刚开始我觉得,爆肚就是水开之后下锅烫几秒就行,其实不是,还需要注意它的水温。通过这一年的实习,我越来越喜欢津菜了,喜欢每道菜背后的故事。”

结合天津在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这样一个大背景,天津烹饪协会副会长孔令涛的希望是:“通过繁荣天津的餐饮市场,弘扬我们天津本地的饮食文化,努力做到促消费、惠民生、扩就业,我们的愿景是要把天津打造成为国际美食之都,来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 (津云新闻记者 朱学兵)


津滨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服务邮箱:jinbinwang2015@163.com 举报电话:252042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2120170004 备案序号:津ICP备2021001896号-1津公网安备 12010702000020号

天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