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会客厅|释放数字经济发展集群效应

稿源:天津日报   编辑:马润荞   2022-12-21 13:12

对话人:

杜传忠 南开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李娜 本报评论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集聚,形成网络化协同效应,对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意义重大。

李娜:在新工业革命背景下,发展数字经济成为共识。数字产业集群作为数字产业演进的高级形态,有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是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您如何看待数字产业集群的作用?

杜传忠:推动数字产业高水平发展,以集群为载体吸引相关产业“抱团”发展是有效路径。有人曾比喻,产业集群是将“一筐土豆”做成了“土豆饼”,来强调集群内产业上下游的衔接和协同性。数字产业集群也有这样的特征,不同的是,这种集群形态下的“协同”是通过平台来实现网络化协作。同时,集群化发展带来的规模集聚、优势互补,可以将数字技术对产业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充分释放,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数字化支撑。

李娜:技术创新能力是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聚焦产业前沿和重点领域,深入开展技术攻关、创新产品开发和示范推广,提升整个产业集群的创新效能和水平,是拓展数字经济发展空间的关键。

杜传忠:数字经济是创新型经济,数字产业集群的打造对数字技术的创新能力要求更高。如果说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的“石油”,那么发掘和提炼“石油”的水平就要看技术。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进一步攻克一批与数字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关键共性技术,加大数字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产业集群的创新效能和技术能级,是打造高质量数字产业集群的必要条件。说到底,数字产业集群也是创新产业集群。注重创新生态、创新网络构建,让政产学研及中介机构等多重创新主体高效协同起来,从创新链到产业链,不断提升创新供给与产业需求的适配性,增强的不仅是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更将带动整个数字产业和经济体系创新能力持续跃升。

李娜:如同中医讲的气血经脉“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健康高效的产业集群也一定是循环畅通的。其中,有效激活数据要素价值潜力,助推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重要一环。您认为这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杜传忠:打造高水平数字产业集群,需要形成充满活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生态,保持产业体系顺畅高效运行。这主要取决于三个条件:作为基本生产要素的数据能否被充分激活,更好发挥赋能、赋值、赋智功能;能否打造出更高水平的数字产业链条,形成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集聚发展的态势;能否充分发挥龙头大企业平台支撑带动作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数字产业集群强调的融合,除了数字技术对产业的深层次赋能,也是在强调集群的生态性和不同梯次主体的协同性。比如支持平台企业健康发展,培育具有产业链控制力的生态主导型企业,通过资金、技术、政策支持等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整个集群的生态活性、协同性越强,意味着循环的效率越高,融合越深入。

李娜:数字产业集群本身具有开放属性,能通过网络化协作摆脱地理空间约束,是其与传统产业集群最大不同。对我们来说,如何利用好京津冀区域优质资源,如何在全国、全球更大范围吸引资源要素,是必须答好的发展命题。

杜传忠:打造数字产业集群,必须秉持开放理念,这是由数字经济自身特性决定的。比如作为基本生产要素的数据只有在开放和流动中才能实现价值,数字产业也只有在开放中才能实现更高水平协同。数字语境下的开放,有集群内部互融互通的内涵,同时强调跨领域、跨区域甚至跨国选择要素资源。天津正加快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聚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信创等重点领域打造产业链、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能否进一步消除有碍要素流通的体制机制壁垒,从京津冀区域乃至全国统一大市场中集聚优质资源,能否利用好推进制度型开放的良好契机,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衔接,为更多高质量要素资源“走出去、引进来”创造条件,都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数字产业集群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方面。

津滨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服务邮箱:jinbinwang2015@163.com 举报电话:252042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2120170004 备案序号:津ICP备2021001896号-1津公网安备 12010702000020号

天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入口